灿文网 > 范文 > 正文

​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

2024-05-17 12:23 来源:灿文网 点击:

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

《梦溪笔谈》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。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。被西方学者称为*古代的百科全书,已有多种外语译本。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梦溪笔谈三则及译文,需要的同学们可以看看!

【原文】

李士衡①为馆职,使高丽,一武人为副。高丽礼币赠遗②之物,士衡皆不关意,一切委于副

image.png

使。时船底疏漏,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③船底,然后实以己物,以避漏湿。至海中,遇大风,船欲倾覆。舟人大恐,请尽弃所载,不尔船重,必难免。副使仓惶,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,便不暇拣择。约投及半,风息船定。既而点检所投,皆副使之物,士衡所得在船底,一无所失。

【注释】

①李士衡(959—1032):字天均,秦州成纪(今甘肃天水)人。官至尚书左丞。

②币:丝织品礼物。遗(wèi):赠送。

③藉:垫。

【译文】

李士衡为馆职时,出使高丽,一武人为副使。高丽赠送给他们的礼品和其他物品,士衡都不在意,一切都让副使去管。当时船底不严密,有些渗水,做副使的人就把高丽送给士衡的丝织品垫在船底,然后把自己所得的礼品放在上面,以防备被渗水打湿。到了海上,遇到大风,船将要倾覆。驾船的人大为恐慌,请求把船上所载的物品全部弃掉,不然船太重,必难免沉船一死。副使仓皇不知所措,即取船中的财物投进海里,也来不及挑选。约投了一半,风停了,船又稳定下来。随即点检所投,发现都是副使的物品,士衡所得礼物在船底,一无所失。

【原文】

旧制,天下贡举人到阙,悉皆入对,数不下三千人,谓之“群见”。远方士皆未知朝廷仪范,班列纷错,有司不能绳勒①,见之日先设禁围于著位②之前,举人皆拜于禁围之外。盖欲限其前列也,至有更相抱持,以望黼座③者。有司患之,近岁遂止令解头④入见,然尚不减数百人。嘉?中,予忝在解头,别为一班,最在前列,目见班中唯从前一两行稍应拜起之节,自余亦终不成班缀而罢。每为?门⑤之累,常⑥言殿庭中班列不可整齐者唯有三*,谓举人、蕃人、骆驼。

【注释】

①绳勒:依例控制。

②著位:指事先安排好的举人拜见皇帝时的站位。

③黼座:皇帝的座位。代指皇帝。

④解头:亦称解元、解首,乡试的第一名。

⑤?(hé)门:?门司,掌礼仪的机构。

⑥常:通“尝”。

【译文】

本朝旧例,天下参加贡举的举人到京城应试,全都一起受到皇上的接见,总数不下三千人,被称为“群见”。边远地区的士人都不懂朝廷的礼仪规范,列班排队纷然杂乱,有关部门不能控制,于是在皇上接见的当天,先设围栏于举人的站位之前,举人都在围栏之外行拜礼。这本来是想限制前面的行列向前挤,结果导致后面的人更互相抱持,以求能看到皇上。有关部门头疼这种局面,所以近年就只让解头入见,然而仍不下数百人。嘉?年间,我有幸在解头之列,另被分到一队,站在最前列,亲眼看到班中只有前一两行稍能随着礼仪人员的赞呼行拜礼,其余还是终不能连缀成班而罢。这事常为?门司的牵累,曾说殿庭中的班列无法整齐的只有三种,这就是举人、外邦人和骆驼。

【原文】

孙之翰①,人尝与一砚,直三十千。孙曰:“砚有何异,而如此之价也?”客曰:“砚以石润为贵,此石呵之则水流。”孙曰:“一日呵得一担水,才直三钱,买此何用?”竟不受。

【注释】

①孙之翰:即孙甫(998—1057)。字之翰,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官至三司度支副使。

【译文】

有人曾送孙之翰一方砚台,据说值三十千钱。孙说:“这砚台有何特别之处,而值这么多钱?”这人说:“砚台以石料的润泽为贵,对着石料呵口气,就会有水在上面流。”孙说:“一日呵得一担水,才值三钱,买这玩意儿何用?”竟不接受。

【原文】

郑毅夫①自负时名,国子监以第五人选,意甚不平。谢主司启②词,有“李广事业,自谓无双;杜牧文章,止得第五”之句。又云:“骐骥已老,甘驽马以先之;巨鳌不灵,因顽石之在上。”主司深衔③之。他日廷策④,主司复为考官,必欲黜落⑤,以报其不逊。有试业似獬者,枉遭斥逐;既而发⑥考卷,则獬乃第一人及第。

又嘉?中,士人刘几,累⑦为国学第一人。骤为怪??⑧之语,学者翕然⑨效之,遂成风俗。欧阳公深恶之。会公主文,决意痛惩,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。时体⑩为之一变,欧阳之功也,有一举人论曰:“天地轧,万物茁,圣人发。”公曰:“此必刘几也。”戏续之曰:“秀才刺,试官刷。”乃以大朱笔横抹之,自首至尾,谓之“红勒帛”,判大纰缪字榜之。既而果几也。复数年,公为御试考官,而几在庭。公曰:“除恶务本,今必痛斥轻薄子,以除文章之害。”有一士人论曰:“主上收精藏明于冕旒之下。”公曰:“吾已得刘几矣。”既黜,乃吴人萧稷也。是时试《尧舜*仁赋》,有曰:“故得静而延年,独高五帝之寿;动而有勇,形为四罪之诛。”公大称赏,擢为第一人,及唱名,乃刘辉。人有识之者曰:“此刘几也,易名矣。”公愕然久之。因欲成就其名,小赋有“内积安行之德,盖禀于天”,公以谓“积”近于学,改为“蕴”,人莫不以公为知言。

【注释】

①郑毅夫:即郑獬(xiè),字毅夫,宋时安陆(今属湖北)人,少负才气,后中进士,宋神宗时为翰林学士,知开封府,后因不肯用新法,开罪王安石,出徙杭州,后又徙青州。郑獬撰有《郧溪集》三十卷。

②启:陈述,也有“书函”的意思。

③衔:藏在心里,文中是“怀恨”的意思。

④廷策:廷试。

⑤黜落:使之落选。

⑥发:启封公布。

⑦累:多次。

⑧怪??(xiǎn):指语词怪异艰*。??:同“险”。

⑨翕然:书面语,形容言论、行为一致。

⑩时体:指当时的文体、文风。

纰缪:错误。

冕旒(miǎnliú):古代皇帝的礼帽和挂于礼帽前后的玉串。

擢(zhuó):拔,提拔。

愕然:吃惊的样子。

【译文】

郑獬仗着自己小有名气而自负得很,在参加国子监考试时被定为第五名,为此他心里很不服气。在给主考官的答谢辞中,竟写出了“功业如同李广,自感举世无双;文章可比杜牧,却只得个第五”这样的句子。并且还说:“骏马已经老了,情愿让那些劣马跑到前面去;鳌龙已经不灵了,原来是有顽石压在身上。”主考官为此非常忌恨(他)。后来到了廷试的时候,那个主考官恰巧又主持考试,发狠一定要让郑獬落榜,以报复他的出言不逊。凡有试卷内容、风格与郑獬相似的,都枉遭贬斥落榜。不久到了发榜时,郑獬却以第一名及进士第。

另外,在宋嘉?年间,有个叫刘几的士人,多次在国子监考试中得第一名。他屡屡写出诡谲险怪的文句,学子们纷纷跟着仿效,一时形成了风气。欧阳修非常憎恶这种文风。恰逢由欧阳修来主持考试,于是便下决心*惩治一番,凡是写这种艰*险怪文章的考生一概不取。因此文风为之一变,这实在是欧阳修的功劳。有个举人在文章中议论道:“天地轧,万物茁,圣人发。”(意思是:天地初分时,万物始生长,伟人方问世。)欧阳修说:“这个人一定就是那个刘几!”于是戏谑地在其后续写道:“秀才刺,试官刷。”(意思是:你秀才的文章违背事理,我考官就把你刷掉!)还用大红笔把文章从头到尾横涂一道,称作“红勒帛”,批上“大纰缪”三个字张榜公布。后来发现这个人果然就是刘几。过了几年,欧阳修担任廷试考官,发现刘几也来参加考试。欧阳修说:“清除邪恶一定要彻底,今天一定要*斥责这些个轻浮学子,以便铲除文坛祸患。”发现试卷中有一个人议论道:“主上收精藏明于冕旒之下。”(意思是:皇上将精明强干的人都收到了礼帽之下。)欧阳修说:“我已经找到刘几了!”于是就把这个人刷掉了不予录取,可是这个人却是吴地一个叫萧稷的。当时廷试《尧舜*仁赋》,有考生写道:“故得静而延年,独高五帝之寿;动而有勇,形为四罪之诛。”(意思是:所以能得宁静就可以养生,可以比五帝还高寿;如果易冲动而莽撞,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惩罚。)欧阳修对此大加赞赏,将这个考生定为第一名。等到公布姓名时,发现这个考生叫刘辉。有认识刘辉的人告诉欧阳修:“他就是刘几,改名字了。”欧阳修委实吃了一惊。于是欧阳修也就有了成全刘辉名声的想法。刘辉原赋中有“内积安行之德,盖禀于天”的句子,欧阳修认为这当中的“积”字有类似于“学”的意思,就将它改为“蕴”字,没有人不称赞欧阳修精通语言、改得恰当。

【原文】

王文正①太尉局量②宽厚,未尝见其怒。饮食有不精洁者,但③不食而已。家人欲试其量,以少埃墨投羹④中,公唯啖⑤饭而已。问其何以不食羹,曰:“我偶不喜肉。”一日又墨⑥其饭,公视之曰:“吾今日不喜饭,可具粥。”其子弟?澧哂诠?唬骸扳胰馕?尤刷嗨?剑?橙獠槐ィ?蛑沃?!惫?唬骸叭瓯踩肆息崛饧负?”曰:“一斤,今但得半斤食,其半为饔人所?c⑩。”公曰:“尽一斤可得饱乎?”曰:“尽一斤固当饱。”曰:“此后人料一斤半可也。”其不发人过皆类此。尝宅门坏,主者彻屋新之,暂于廊庑下启一门以出入。公至侧门,门低,据鞍俯伏而过,都不问。门毕,复行正门,亦不问。有控马卒,岁满辞公,公问:“汝控马几时?”曰:“五年矣。”公曰:“吾不省有汝。”既去,复呼回曰:“汝乃某人乎?”于是厚赠之。乃是逐日控马,但见背,未尝视其面;因去见其背,方省也。

【注释】

①王文正:即王旦,字子明,谥文正,北宋大名莘县(今属山东)人,宋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,曾以著作佐郎参与编修《文苑英华》。宋真宗时,王旦先后知枢密院、任宰相,很受宋真宗信任。

②局量:这里指一个人的器量、度量。

③但:仅仅,只。

④羹:带汁的肉,类似于现今之红烧肉,而非肉汤。

⑤啖:吃。

⑥墨:这里用作动词,是“将饭弄黑”的意思。

⑦??sù):同“诉”,告诉,这里有“投诉”、“告状”的意思。

⑧饔人:这里指负责烹调菜肴的厨人。饔:烹调菜肴。

⑨料:量,称量。

⑩?c(sōu):藏,隐藏。

去:离开。

省:明白,醒悟过来。

【译文】

王文正太尉为人宽厚有度量,从未见他发脾气。饮食有不太干净的,他也只是不吃而已。家人想试试他的度量,以少许锅灰投到肉汤中,他就只吃米饭而已。问他何以不喝汤,他说:“我今天偶尔不喜欢肉。”有一天,家人又在他的米饭里弄了点灰,他看到后说:“我今天不想吃饭,可端上点粥来。”他的子弟们曾向他诉说:“厨房的肉叫厨子给私占了,肉吃不饱,请惩治厨子。”王公说:“你们每人一天该给的肉是多少?”子弟们说:“一斤。现在只能吃到半斤,另外半斤让厨子给藏起来了。”王公说:“给足你们一斤可以吃饱吗?”子弟们说:“给足一斤当然可以吃饱。”王公曰:“今后每人一天可以给你们一斤半。”他不愿揭发别人的过失都像这例子。他宅子的大门曾坏了,管家拆除门房新修,暂时从门廊下开了一个侧门出入。王公至侧门,门太低,就在马鞍上伏下身子过去,什么都不问。大门修好了,再从正门走,他也还是什么都不问。有个牵马的兵卒,服役期满向王公辞行,王公问:“你牵马多长时间了?”兵卒说:“五年了。”王公说:“我怎么不记得有你?”兵卒转身离去时,王公又把他唤了回来,说:“你是某某吧?”于是赠送他不少财物。原来是兵卒每日牵马,王公只看见他的背,不曾看过他的脸;当兵卒离去时又看到他的背,这才省悟过来。

【原文】

景德①中,河北用兵,车驾欲幸澶渊②,中外之论不一,独寇忠愍③赞成上④意。乘舆方渡河,虏骑充斥,至于城下,人情?r?r⑤。上使人微⑥觇⑦准所为,而准方酣寝于中书,鼻息如雷。人以其一时镇物⑧,比之谢安⑨。

【注释】

①景德:宋真宗赵恒年号(1004—1007年)。

②澶(chán)渊:古代湖泊名,故址在今河南濮阳西。

③寇忠愍:寇准,字平仲,宋华州下?(今陕西渭南)人。

④上:封建时代称君主为上,文中指宋真宗。

⑤?r(xiōnɡ)?r:同“汹汹”,也写作“匈匈”,骚扰不安的样子,这里是“惊恐不安”的意思。

⑥微:秘密,暗中。

⑦觇(chān):看,窥视,文中是“窥探”的意思。

⑧镇物:使众人镇定,文中指能控制局面、稳定人心。

⑨谢安:东晋人,字安石,孝武帝时曾任宰相,以有“雅量”、处变不惊著称。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中就有几处谈到谢安“镇物”的故事,如:“谢太傅(按:即谢安)盘桓东山时,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。风起浪涌,孙、王诸人*并遽,便唱使还。太傅神情方王,吟啸不言。舟人以公貌闲意说,犹去不止。既风转急,浪猛,诸人皆喧动不坐。公徐云:‘如此,将无归。’众人即承响而回。于是审其量,足以镇安朝野。”

【译文】

宋景德年间,在河北(与契丹)发生了战争,宋真宗想亲自到澶渊前线督战,朝廷内外都不赞成,只有寇准赞成皇帝的想法。皇帝与随行车驾刚刚渡过黄河,敌方的骑兵便蜂拥而至,围到城下,宋人一个个惊恐不安。皇帝派人暗暗观察寇准在做什么,(发现)寇准此时正在中书官署里酣睡,鼾声如雷。人们因为寇准当时能够镇定自若、稳定*心,就把他比作东晋时以处变不惊而闻名的谢安。

【原文】

许怀德①为殿帅②。尝③有一举人,因④怀德乳姥求为门客,怀德许之。举子曳?⑤拜于庭下,怀德据座⑥受之。人谓怀德武人,不知事体⑦,密⑧谓之曰:“举人无没阶之礼⑨,宜少降⑩接也。”怀德应之曰:“我得打乳姥关节秀才,只消如此待之!”

【注释】

①许怀德:字师古,宋代祥符(今河南开封)人,曾任殿前指挥使。

②殿帅:职官名,即殿前指挥使。

③尝:曾经。

④因:通过,依托。

⑤?:古时上下衣相连的服装。

⑥据座:这里指坐在座位上。

⑦事体:这里指事理、礼仪。

⑧密:暗地里,悄悄地。

⑨无没阶之礼:是指接见举人时,主人虽然不必从庭堂的台阶上完全走下来,但应该从庭堂的台阶上往下走几节,以示尊重。

⑩少降:略微从庭堂的台阶上往下走一点。

关节:指通贿请托,即“托关系”、“说人情”的意思。

【译文】

许怀德在做殿帅时,曾经有一个举人,通过许怀德的乳母说情,请求做许怀德的门客,许怀德同意了。那个举人身着长装在庭下行拜见之礼,许怀德坐在堂上坦然接受。别人以为许怀德是一员武将,不懂得礼仪方面的规矩,就悄悄提醒他说:“接见举人虽然不必从台阶上走到底,但也不能这样,你应该稍微往下走几节台阶去受拜。”许怀德却说:“我得到了一个通过奶妈说情的举人,只要这样对他就够了。”

第2篇:梦溪笔谈·象数二原文及翻译参考

《史记·律书》所论二*舍、十二律,多皆臆配,殊无义理。至于言数,亦多差舛。如所谓“律数者,八十一为宫,五十四为徵,七十二为商,四*为羽,六十四为角。”此止是黄钟一均耳。十二律各有五音,岂得定以此为律数?如五十四,在黄钟则为徵,在夹钟则为角,在中吕则为商。兼律有多寡之数,有实积之数,有短长之数,有周径之数,有清浊之数。其八十一、五十四、七十二、四*、六十四,止是实积数耳。又云:“黄钟长八寸七分一,大吕长七寸五分三分一,太蔟长七寸七分二,夹钟长六寸二分三分一,姑洗长六寸七分四,中吕长五寸九分三分二,蕤宾长五寸六分二分一,林钟长五寸七分四,夷则长五寸四分三分二。南吕长四寸七分八,无射长四寸四分三分二,应钟长四寸二分三分二。”此尤误也。此亦实积耳,非律之长也。盖其间字又有误者,疑后人传写之失也。余分下分母,凡“七”字皆当作“十”字,误屈其中画耳。黄钟当作“八寸十分一”,太蔟当作“七寸十分二”,姑洗当作“六寸十分四”,林钟当作“五寸十分四”,南吕当作“四寸十分八。”凡言“七分”者,皆是“十分”。

今之卜筮,皆用古书,工拙系乎用之者。唯其寂然不动,乃能通天下之故。人未能至乎无心也,则凭物之无心者而言之。如灼龟、璺瓦,皆取其无理,则不随彼理而震,此近乎无心也。

吕才为卜宅、禄命、卜葬之说,皆以术为无验,术之不可恃,信然。而不知皆寓也。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,故一术二人用之,则所占各异。人之心本神,以其不能无累,而寓之以无心之物,而以吾之所以神者言之,此术之微,难可以俗人论也。才又论:“人姓或因官,或因邑族,岂可配以宫商?”此亦是也。如今姓敬者,或更姓文,或更姓苟。以文考之,皆非也。敬本从苟、音亟。从攴,今乃谓之苟与文,五音安在哉?以为无义,不待远求而知也。然既谓之寓,则苟以为字,皆寓也,凡视听思虑所及,无不可寓者。若以此为妄,则凡祸福、吉凶、死生、变生、孰为非妄者?能齐乎此,然后可与论先知之神矣。

历法,天有黄、赤二道,月有九道。此皆强名而已,非实有也。亦由天之有三百六十五度,天何尝有度?以日行三百六十五日而一期,强谓之度,以步日月五星行次而已。日之所由,谓之黄道;南北极之中,度最均处,谓之赤道。月行黄道之南,谓之朱道;行黄道之北,谓之黑道。黄道之东,谓之青道;黄道之西,谓之白道。黄道内外各四,并黄道为九。日月之行,有迟有速,难可以一术御也。故因其合散,分为数段,每段以一*名之,欲以别算位而已。如算法用赤筹、黑筹,以别正负之数。历家不知其意,遂以谓实有九道,甚可嗤也。

二*宿,为其有二*星当度,故立以为宿。前世测候,多或改变。如《唐书》测得毕有十七度半,觜只有半度之类,皆谬说也。星既不当度,自不当用为宿次,自是浑仪度距疏密不等耳。凡二*宿度数,皆以赤道为法。唯黄道度有不全度者,盖黄道有斜、有直,故度数与赤道不等。即须以当度星为宿,唯虚宿未有奇数,自是日之余分。历家取以为斗分者,此也。余宿则不然。

予尝考古今历法五星行度,唯留逆之际最多差。自内而进者,其退必向外;自外而进者,其退必由内。其迹如循柳叶,两末锐,中间往还之道,相去甚远。故两未星行成度稍迟,以其斜行故也;中间成度稍速,以其径绝故也。历家但知行道有迟速,不知道径又有斜直之异。熙宁中,予领太史令,怀朴造历,气逆已正,但五星未有候簿可验。前世修历,多只增损旧历而已,未曾实考天度。其法须测验每夜昏、晓、夜半月及五星所在度秒,置簿录之,满五年,其间剔去云*及昼见日数外,可得三年实行,然后以算术缀之。古所谓“缀术”者,此也。是时司天历官,皆承世族,隶名食禄,本无知历者,恶朴之术过已,群沮之,屡起大狱。虽终不能摇朴,而候簿至今不成。《奉元历》五星步术,但增损旧历,正其甚谬处,十得五六而已。朴之历术,今古未有,为群历人所沮,不能尽其艺,惜哉。

国朝置天文院于禁中,设漏刻、观天台、铜浑仪,皆如司天监,与司天监互检察。每夜天文院具有无谪见、云物、祯祥,及当夜星次,须令于皇城门未发前到禁中。门发后,司天占状方到,以两司奏状对勘,以防虚伪。近?r皆是*相计会,符同写奏,习以为常,其来已久,中外具知之,不以为怪。其日月五星行次,皆只据小历所算躔度誊奏,不曾占候,有司但备员安禄而已。熙宁中,予领太史,尝按发其欺,免官者六人。未几,其弊?腿绻省?/p>

司天监铜浑仪,景德中历官韩显符所造,依仿刘曜时孔挺、晁崇、斛兰之法,失于简略。天文院浑仪,皇?中冬官正舒易简所造,乃用唐梁令瓒、僧一行之法,颇为详备,而失于难用。熙宁中,予更造浑仪,并创为玉壶浮漏、铜表,皆置天文院,别设官领之。天文院旧铜仪,送朝服法物库收藏,以备讲求。

文言文翻译:

历法上,天球有黄、赤二道,月亮则有九道。这些都是人为的命名,并非是天体实有的轨道。亦犹如天有三百六十五度,天又何尝有度数?因为太阳每运行三百六十天而成一个周期,所以强称之为“度”,不过是为了测算日、月、五星的运行方位而已。太阳所行经的轨道,叫做“黄道”;天球南、北极之间最正中的纬线圈,叫做“赤道”。月亮行经黄道之南,叫做“朱道”;行经黄道之北,叫做“黑道”;行经黄道之东,叫做“青道”;行经黄道之西,叫做“白道”。黄道内外各有四条轨道,并黄道而为九道。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有快有慢,难以用一种方法来应对测量。所以根据它们的会合与离散,分为几个区间,每个区间用一种颜*命名,欲以区别测算的方位而已。有如算法上用赤筹、黑筹来区别正数和负数。历法家不明白这种命名的用意,遂以为月亮的运行实有九条轨道,这是甚为可笑的。

本朝在皇宫里建立了天文院,设置了漏刻、观天台、铜制浑仪,全都与司天监相同,(是为了)用来与司天监(的观测报告)互相校核验证。(按规定)天文院每天都要把观测到的星象变异、云彩的颜*、吉凶的征兆、行星的位置等记录下来,在皇城开门前报送到宫中。皇城开门后,司天监的观测奏状才送达,将两份奏状进行比较,用以防止弄虚作假。近年来这两个机构却都是暗地里预先通报有关数据和情况,写出来的奏状像符节一样互相吻合,(他们对这样做)已经习以为常。这种做法由来已久,宫廷内外的人(虽然)都知道,却也不以为奇了。他们所陈述的日、月、五星运行的位置,都只根据民间历法所计算的情况抄录上报,而并没有作实际的观测记录。这些机构的官员们只是占了官职、白领俸禄而已。熙宁年间,我任司天监时,曾经审查揭发过他们的欺骗行为,罢免了六个人的官职。没过多久,这种弊病又复发了。

司天监的铜制浑仪,是景德年间历官韩显符所制造的,是根据十六国刘曜时孔挺、晁崇、斛兰等人的方法仿制而成的,其缺点是过于简略。天文院的浑仪,是皇?年间冬官正舒易简所制造的,用的是唐代梁令瓒、一行和尚的方法,结构与功能较为完备,但是缺点在于使用不便。熙宁年间,我重新制造了浑仪,并且创新改制了玉壶浮漏和铜制圭表,把它们都安放在天文院里,由朝廷专门派官员管理和使用。天文院中旧的铜浑仪,被送到朝服法物仓库里收藏起来,以供人们研究之用。

我曾经查考古今各种历法,发现有关五星运行的数据,以五星稽留和逆行之际误差最多。五星自黄道以北向北前行的,它们的退行必然要趋向黄道以南;自黄道以南向南前行的,它们的退行必然要进入黄道以北。五星的轨迹如同沿着柳叶运行的椭圆形,两头尖锐,中间往返的路径之间相距很远。所以在轨迹的两头,五星的运行速度稍慢,这是由于它们斜行的缘故;在轨迹的中间部分,则五星的运行速度稍快,这是由于它们直行的缘故。以往历家只知道它们的运行有慢有快,而不知道它们行经的轨道还有斜直的差异。熙宁年间,我担任太史令,聘卫朴制定历法,节气等已经修正,但五星部分没有观测记录可供检验。前世修订历法,大都只是增损旧历的文字而成,并没有实际观测天象。观测的方法,必须是每天的黄昏、夜半和拂晓时分,都测验月亮及五星所在的度数和时刻,专置记录簿记录下来,满五年,其间除去*天及五星白天出现的天数,可得累计三年天数的五星实际运行数据,然后综合这些数据加以运算,此即古人所称的“缀术”。当时司天监的历官都是继承家族职业来的,徒隶名籍而坐吃俸禄,本无真懂历法的人,这些人妒忌卫朴的本领超过自己,遂群起攻击破坏,屡欲制造大案陷害卫朴;虽终不能动摇卫朴的制历使命,而天文观测记录至今无成。《奉元历》的五星推步方法,还是只增损旧历,纠正其特别谬误之处十之五六,仅此而已。卫朴的制历技术,古今无人能超过,而为一群历人所阻挠,不能尽其才能,可惜啊!

第3篇:关于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

《梦溪笔谈》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。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。被西方学者称为*古代的百科全书,已有多种外语译本。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梦溪笔谈三则及译文,需要的同学们可以看看!

【原文】

李士衡①为馆职,使高丽,一武人为副。高丽礼币赠遗②之物,士衡皆不关意,一切委于副使。时船底疏漏,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③船底,然后实以己物,以避漏湿。至海中,遇大风,船欲倾覆。舟人大恐,请尽弃所载,不尔船重,必难免。副使仓惶,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,便不暇拣择。约投及半,风息船定。既而点检所投,皆副使之物,士衡所得在船底,一无所失。

【注释】

①李士衡(959—1032):字天均,秦州成纪(今甘肃天水)人。官至尚书左丞。

②币:丝织品礼物。遗(wèi):赠送。

③藉:垫。

【译文】

李士衡为馆职时,出使高丽,一武人为副使。高丽赠送给他们的礼品和其他物品,士衡都不在意,一切都让副使去管。当时船底不严密,有些渗水,做副使的人就把高丽送给士衡的丝织品垫在船底,然后把自己所得的礼品放在上面,以防备被渗水打湿。到了海上,遇到大风,船将要倾覆。驾船的人大为恐慌,请求把船上所载的物品全部弃掉,不然船太重,必难免沉船一死。副使仓皇不知所措,即取船中的财物投进海里,也来不及挑选。约投了一半,风停了,船又稳定下来。随即点检所投,发现都是副使的物品,士衡所得礼物在船底,一无所失。

【原文】

旧制,天下贡举人到阙,悉皆入对,数不下三千人,谓之“群见”。远方士皆未知朝廷仪范,班列纷错,有司不能绳勒①,见之日先设禁围于著位②之前,举人皆拜于禁围之外。盖欲限其前列也,至有更相抱持,以望黼座③者。有司患之,近岁遂止令解头④入见,然尚不减数百人。嘉?中,予忝在解头,别为一班,最在前列,目见班中唯从前一两行稍应拜起之节,自余亦终不成班缀而罢。每为?门⑤之累,常⑥言殿庭中班列不可整齐者唯有三*,谓举人、蕃人、骆驼。

【注释】

①绳勒:依例控制。

②著位:指事先安排好的举人拜见皇帝时的站位。

③黼座:皇帝的座位。代指皇帝。

④解头:亦称解元、解首,乡试的第一名。

⑤?(hé)门:?门司,掌礼仪的机构。

⑥常:通“尝”。

【译文】

本朝旧例,天下参加贡举的举人到京城应试,全都一起受到皇上的接见,总数不下三千人,被称为“群见”。边远地区的士人都不懂朝廷的礼仪规范,列班排队纷然杂乱,有关部门不能控制,于是在皇上接见的当天,先设围栏于举人的站位之前,举人都在围栏之外行拜礼。这本来是想限制前面的行列向前挤,结果导致后面的人更互相抱持,以求能看到皇上。有关部门头疼这种局面,所以近年就只让解头入见,然而仍不下数百人。嘉?年间,我有幸在解头之列,另被分到一队,站在最前列,亲眼看到班中只有前一两行稍能随着礼仪人员的赞呼行拜礼,其余还是终不能连缀成班而罢。这事常为?门司的牵累,曾说殿庭中的班列无法整齐的只有三种,这就是举人、外邦人和骆驼。

【原文】

孙之翰①,人尝与一砚,直三十千。孙曰:“砚有何异,而如此之价也?”客曰:“砚以石润为贵,此石呵之则水流。”孙曰:“一日呵得一担水,才直三钱,买此何用?”竟不受。

【注释】

①孙之翰:即孙甫(998—1057)。字之翰,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官至三司度支副使。

【译文】

有人曾送孙之翰一方砚台,据说值三十千钱。孙说:“这砚台有何特别之处,而值这么多钱?”这人说:“砚台以石料的润泽为贵,对着石料呵口气,就会有水在上面流。”孙说:“一日呵得一担水,才值三钱,买这玩意儿何用?”竟不接受。

【原文】

郑毅夫①自负时名,国子监以第五人选,意甚不平。谢主司启②词,有“李广事业,自谓无双;杜牧文章,止得第五”之句。又云:“骐骥已老,甘驽马以先之;巨鳌不灵,因顽石之在上。”主司深衔③之。他日廷策④,主司复为考官,必欲黜落⑤,以报其不逊。有试业似獬者,枉遭斥逐;既而发⑥考卷,则獬乃第一人及第。

又嘉?中,士人刘几,累⑦为国学第一人。骤为怪??⑧之语,学者翕然⑨效之,遂成风俗。欧阳公深恶之。会公主文,决意痛惩,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。时体⑩为之一变,欧阳之功也,有一举人论曰:“天地轧,万物茁,圣人发。”公曰:“此必刘几也。”戏续之曰:“秀才刺,试官刷。”乃以大朱笔横抹之,自首至尾,谓之“红勒帛”,判大纰缪字榜之。既而果几也。复数年,公为御试考官,而几在庭。公曰:“除恶务本,今必痛斥轻薄子,以除文章之害。”有一士人论曰:“主上收精藏明于冕旒之下。”公曰:“吾已得刘几矣。”既黜,乃吴人萧稷也。是时试《尧舜*仁赋》,有曰:“故得静而延年,独高五帝之寿;动而有勇,形为四罪之诛。”公大称赏,擢为第一人,及唱名,乃刘辉。人有识之者曰:“此刘几也,易名矣。”公愕然久之。因欲成就其名,小赋有“内积安行之德,盖禀于天”,公以谓“积”近于学,改为“蕴”,人莫不以公为知言。

【注释】

①郑毅夫:即郑獬(xiè),字毅夫,宋时安陆(今属湖北)人,少负才气,后中进士,宋神宗时为翰林学士,知开封府,后因不肯用新法,开罪王安石,出徙杭州,后又徙青州。郑獬撰有《郧溪集》三十卷。

②启:陈述,也有“书函”的意思。

③衔:藏在心里,文中是“怀恨”的意思。

④廷策:廷试。

⑤黜落:使之落选。

⑥发:启封公布。

⑦累:多次。

⑧怪??(xiǎn):指语词怪异艰*。??:同“险”。

⑨翕然:书面语,形容言论、行为一致。

⑩时体:指当时的文体、文风。

纰缪:错误。

冕旒(miǎnliú):古代皇帝的礼帽和挂于礼帽前后的玉串。

擢(zhuó):拔,提拔。

愕然:吃惊的样子。

【译文】

郑獬仗着自己小有名气而自负得很,在参加国子监考试时被定为第五名,为此他心里很不服气。在给主考官的答谢辞中,竟写出了“功业如同李广,自感举世无双;文章可比杜牧,却只得个第五”这样的句子。并且还说:“骏马已经老了,情愿让那些劣马跑到前面去;鳌龙已经不灵了,原来是有顽石压在身上。”主考官为此非常忌恨(他)。后来到了廷试的时候,那个主考官恰巧又主持考试,发狠一定要让郑獬落榜,以报复他的出言不逊。凡有试卷内容、风格与郑獬相似的,都枉遭贬斥落榜。不久到了发榜时,郑獬却以第一名及进士第。

另外,在宋嘉?年间,有个叫刘几的士人,多次在国子监考试中得第一名。他屡屡写出诡谲险怪的文句,学子们纷纷跟着仿效,一时形成了风气。欧阳修非常憎恶这种文风。恰逢由欧阳修来主持考试,于是便下决心*惩治一番,凡是写这种艰*险怪文章的考生一概不取。因此文风为之一变,这实在是欧阳修的功劳。有个举人在文章中议论道:“天地轧,万物茁,圣人发。”(意思是:天地初分时,万物始生长,伟人方问世。)欧阳修说:“这个人一定就是那个刘几!”于是戏谑地在其后续写道:“秀才刺,试官刷。”(意思是:你秀才的文章违背事理,我考官就把你刷掉!)还用大红笔把文章从头到尾横涂一道,称作“红勒帛”,批上“大纰缪”三个字张榜公布。后来发现这个人果然就是刘几。过了几年,欧阳修担任廷试考官,发现刘几也来参加考试。欧阳修说:“清除邪恶一定要彻底,今天一定要*斥责这些个轻浮学子,以便铲除文坛祸患。”发现试卷中有一个人议论道:“主上收精藏明于冕旒之下。”(意思是:皇上将精明强干的人都收到了礼帽之下。)欧阳修说:“我已经找到刘几了!”于是就把这个人刷掉了不予录取,可是这个人却是吴地一个叫萧稷的。当时廷试《尧舜*仁赋》,有考生写道:“故得静而延年,独高五帝之寿;动而有勇,形为四罪之诛。”(意思是:所以能得宁静就可以养生,可以比五帝还高寿;如果易冲动而莽撞,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惩罚。)欧阳修对此大加赞赏,将这个考生定为第一名。等到公布姓名时,发现这个考生叫刘辉。有认识刘辉的人告诉欧阳修:“他就是刘几,改名字了。”欧阳修委实吃了一惊。于是欧阳修也就有了成全刘辉名声的想法。刘辉原赋中有“内积安行之德,盖禀于天”的句子,欧阳修认为这当中的“积”字有类似于“学”的意思,就将它改为“蕴”字,没有人不称赞欧阳修精通语言、改得恰当。

【原文】

王文正①太尉局量②宽厚,未尝见其怒。饮食有不精洁者,但③不食而已。家人欲试其量,以少埃墨投羹④中,公唯啖⑤饭而已。问其何以不食羹,曰:“我偶不喜肉。”一日又墨⑥其饭,公视之曰:“吾今日不喜饭,可具粥。”其子弟?澧哂诠?唬骸扳胰馕?尤刷嗨?剑?橙獠槐ィ?蛑沃?!惫?唬骸叭瓯踩肆息崛饧负?”曰:“一斤,今但得半斤食,其半为饔人所?c⑩。”公曰:“尽一斤可得饱乎?”曰:“尽一斤固当饱。”曰:“此后人料一斤半可也。”其不发人过皆类此。尝宅门坏,主者彻屋新之,暂于廊庑下启一门以出入。公至侧门,门低,据鞍俯伏而过,都不问。门毕,复行正门,亦不问。有控马卒,岁满辞公,公问:“汝控马几时?”曰:“五年矣。”公曰:“吾不省有汝。”既去,复呼回曰:“汝乃某人乎?”于是厚赠之。乃是逐日控马,但见背,未尝视其面;因去见其背,方省也。

【注释】

①王文正:即王旦,字子明,谥文正,北宋大名莘县(今属山东)人,宋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,曾以著作佐郎参与编修《文苑英华》。宋真宗时,王旦先后知枢密院、任宰相,很受宋真宗信任。

②局量:这里指一个人的器量、度量。

③但:仅仅,只。

④羹:带汁的肉,类似于现今之红烧肉,而非肉汤。

⑤啖:吃。

⑥墨:这里用作动词,是“将饭弄黑”的意思。

⑦??sù):同“诉”,告诉,这里有“投诉”、“告状”的意思。

⑧饔人:这里指负责烹调菜肴的厨人。饔:烹调菜肴。

⑨料:量,称量。

⑩?c(sōu):藏,隐藏。

去:离开。

省:明白,醒悟过来。

【译文】

王文正太尉为人宽厚有度量,从未见他发脾气。饮食有不太干净的,他也只是不吃而已。家人想试试他的度量,以少许锅灰投到肉汤中,他就只吃米饭而已。问他何以不喝汤,他说:“我今天偶尔不喜欢肉。”有一天,家人又在他的米饭里弄了点灰,他看到后说:“我今天不想吃饭,可端上点粥来。”他的子弟们曾向他诉说:“厨房的肉叫厨子给私占了,肉吃不饱,请惩治厨子。”王公说:“你们每人一天该给的肉是多少?”子弟们说:“一斤。现在只能吃到半斤,另外半斤让厨子给藏起来了。”王公说:“给足你们一斤可以吃饱吗?”子弟们说:“给足一斤当然可以吃饱。”王公曰:“今后每人一天可以给你们一斤半。”他不愿揭发别人的过失都像这例子。他宅子的大门曾坏了,管家拆除门房新修,暂时从门廊下开了一个侧门出入。王公至侧门,门太低,就在马鞍上伏下身子过去,什么都不问。大门修好了,再从正门走,他也还是什么都不问。有个牵马的兵卒,服役期满向王公辞行,王公问:“你牵马多长时间了?”兵卒说:“五年了。”王公说:“我怎么不记得有你?”兵卒转身离去时,王公又把他唤了回来,说:“你是某某吧?”于是赠送他不少财物。原来是兵卒每日牵马,王公只看见他的背,不曾看过他的脸;当兵卒离去时又看到他的背,这才省悟过来。

【原文】

景德①中,河北用兵,车驾欲幸澶渊②,中外之论不一,独寇忠愍③赞成上④意。乘舆方渡河,虏骑充斥,至于城下,人情?r?r⑤。上使人微⑥觇⑦准所为,而准方酣寝于中书,鼻息如雷。人以其一时镇物⑧,比之谢安⑨。

【注释】

①景德:宋真宗赵恒年号(1004—1007年)。

②澶(chán)渊:古代湖泊名,故址在今河南濮阳西。

③寇忠愍:寇准,字平仲,宋华州下?(今陕西渭南)人。

④上:封建时代称君主为上,文中指宋真宗。

⑤?r(xiōnɡ)?r:同“汹汹”,也写作“匈匈”,骚扰不安的样子,这里是“惊恐不安”的意思。

⑥微:秘密,暗中。

⑦觇(chān):看,窥视,文中是“窥探”的意思。

⑧镇物:使众人镇定,文中指能控制局面、稳定人心。

⑨谢安:东晋人,字安石,孝武帝时曾任宰相,以有“雅量”、处变不惊著称。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中就有几处谈到谢安“镇物”的故事,如:“谢太傅(按:即谢安)盘桓东山时,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。风起浪涌,孙、王诸人*并遽,便唱使还。太傅神情方王,吟啸不言。舟人以公貌闲意说,犹去不止。既风转急,浪猛,诸人皆喧动不坐。公徐云:‘如此,将无归。’众人即承响而回。于是审其量,足以镇安朝野。”

【译文】

宋景德年间,在河北(与契丹)发生了战争,宋真宗想亲自到澶渊前线督战,朝廷内外都不赞成,只有寇准赞成皇帝的想法。皇帝与随行车驾刚刚渡过黄河,敌方的骑兵便蜂拥而至,围到城下,宋人一个个惊恐不安。皇帝派人暗暗观察寇准在做什么,(发现)寇准此时正在中书官署里酣睡,鼾声如雷。人们因为寇准当时能够镇定自若、稳定*心,就把他比作东晋时以处变不惊而闻名的谢安。

【原文】

许怀德①为殿帅②。尝③有一举人,因④怀德乳姥求为门客,怀德许之。举子曳?⑤拜于庭下,怀德据座⑥受之。人谓怀德武人,不知事体⑦,密⑧谓之曰:“举人无没阶之礼⑨,宜少降⑩接也。”怀德应之曰:“我得打乳姥关节秀才,只消如此待之!”

【注释】

①许怀德:字师古,宋代祥符(今河南开封)人,曾任殿前指挥使。

②殿帅:职官名,即殿前指挥使。

③尝:曾经。

④因:通过,依托。

⑤?:古时上下衣相连的服装。

⑥据座:这里指坐在座位上。

⑦事体:这里指事理、礼仪。

⑧密:暗地里,悄悄地。

⑨无没阶之礼:是指接见举人时,主人虽然不必从庭堂的台阶上完全走下来,但应该从庭堂的台阶上往下走几节,以示尊重。

⑩少降:略微从庭堂的台阶上往下走一点。

关节:指通贿请托,即“托关系”、“说人情”的意思。

【译文】

许怀德在做殿帅时,曾经有一个举人,通过许怀德的乳母说情,请求做许怀德的门客,许怀德同意了。那个举人身着长装在庭下行拜见之礼,许怀德坐在堂上坦然接受。别人以为许怀德是一员武将,不懂得礼仪方面的规矩,就悄悄提醒他说:“接见举人虽然不必从台阶上走到底,但也不能这样,你应该稍微往下走几节台阶去受拜。”许怀德却说:“我得到了一个通过奶妈说情的举人,只要这样对他就够了。”

第4篇:《梦溪笔谈》原文阅读及翻译参考

寇准镇物

【原文】

景德①中,河北用兵,车驾欲幸澶渊②,中外之论不一,独寇忠愍③赞成上④意。乘舆方渡河,虏骑充斥,至于城下,人情?r?r⑤。上使人微⑥觇⑦准所为,而准方酣寝于中书,鼻息如雷。人以其一时镇物⑧,比之谢安⑨。

【注释】

①景德:宋真宗赵恒年号(10041007年)。

②澶(chán)渊:古代湖泊名,故址在今河南濮阳西。

③寇忠愍:寇准,字平仲,宋华州下?(今陕西渭南)人。

④上:封建时代称君主为上,文中指宋真宗。

⑤?r(xiōnɡ)?r:同汹汹,也写作匈匈,骚扰不安的样子,这里是惊恐不安的意思。

⑥微:秘密,暗中。

⑦觇(chān):看,窥视,文中是窥探的意思。

⑧镇物:使众人镇定,文中指能控制局面、稳定人心。

⑨谢安:东晋人,字安石,孝武帝时曾任宰相,以有雅量、处变不惊著称。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中就有几处谈到谢安镇物的故事,如:谢太傅(按:即谢安)盘桓东山时,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。风起浪涌,孙、王诸人*并遽,便唱使还。太傅神情方王,吟啸不言。舟人以公貌闲意说,犹去不止。既风转急,浪猛,诸人皆喧动不坐。公徐云:‘如此,将无归。’众人即承响而回。于是审其量,足以镇安朝野。

【译文】

宋景德年间,在河北(与契丹)发生了战争,宋真宗想亲自到澶渊前线督战,朝廷内外都不赞成,只有寇准赞成皇帝的想法。皇帝与随行车驾刚刚渡过黄河,敌方的骑兵便蜂拥而至,围到城下,宋人一个个惊恐不安。皇帝派人暗暗观察寇准在做什么,(发现)寇准此时正在中书官署里酣睡,鼾声如雷。人们因为寇准当时能够镇定自若、稳定*心,就把他比作东晋时以处变不惊而闻名的谢安。

打关节秀才

【原文】

许怀德①为殿帅②。尝③有一举人,因④怀德乳姥求为门客,怀德许之。举子曳?⑤拜于庭下,怀德据座⑥受之。人谓怀德武人,不知事体⑦,密⑧谓之曰:举人无没阶之礼⑨,宜少降⑩接也。怀德应之曰:我得打乳姥关节秀才,只消如此待之!

【注释】

①许怀德:字师古,宋代祥符(今河南开封)人,曾任殿前指挥使。

②殿帅:职官名,即殿前指挥使。

③尝:曾经。

④因:通过,依托。

⑤?:古时上下衣相连的服装。

⑥据座:这里指坐在座位上。

⑦事体:这里指事理、礼仪。

⑧密:暗地里,悄悄地。

⑨无没阶之礼:是指接见举人时,主人虽然不必从庭堂的台阶上完全走下来,但应该从庭堂的台阶上往下走几节,以示尊重。

⑩少降:略微从庭堂的台阶上往下走一点。

关节:指通贿请托,即托关系、说人情的意思。

【译文】

许怀德在做殿帅时,曾经有一个举人,通过许怀德的乳母说情,请求做许怀德的门客,许怀德同意了。那个举人身着长装在庭下行拜见之礼,许怀德坐在堂上坦然接受。别人以为许怀德是一员武将,不懂得礼仪方面的规矩,就悄悄提醒他说:接见举人虽然不必从台阶上走到底,但也不能这样,你应该稍微往下走几节台阶去受拜。许怀德却说:我得到了一个通过奶妈说情的举人,只要这样对他就够了。

主考官判卷

【原文】

郑毅夫①自负时名,国子监以第五人选,意甚不平。谢主司启②词,有李广事业,自谓无双;杜牧文章,止得第五之句。又云:骐骥已老,甘驽马以先之;巨鳌不灵,因顽石之在上。主司深衔③之。他日廷策④,主司复为考官,必欲黜落⑤,以报其不逊。有试业似獬者,枉遭斥逐;既而发⑥考卷,则獬乃第一人及第。

又嘉?中,士人刘几,累⑦为国学第一人。骤为怪??⑧之语,学者翕然⑨效之,遂成风俗。欧阳公深恶之。会公主文,决意痛惩,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。时体⑩为之一变,欧阳之功也,有一举人论曰:天地轧,万物茁,圣人发。公曰:此必刘几也。戏续之曰:秀才刺,试官刷。乃以大朱笔横抹之,自首至尾,谓之红勒帛,判大纰缪字榜之。既而果几也。复数年,公为御试考官,而几在庭。公曰:除恶务本,今必痛斥轻薄子,以除文章之害。有一士人论曰:主上收精藏明于冕旒之下。公曰:吾已得刘几矣。既黜,乃吴人萧稷也。是时试《尧舜*仁赋》,有曰:故得静而延年,独高五帝之寿;动而有勇,形为四罪之诛。公大称赏,擢为第一人,及唱名,乃刘辉。人有识之者曰:此刘几也,易名矣。公愕然久之。因欲成就其名,小赋有内积安行之德,盖禀于天,公以谓积近于学,改为蕴,人莫不以公为知言。

【注释】

①郑毅夫:即郑獬(xiè),字毅夫,宋时安陆(今属湖北)人,少负才气,后中进士,宋神宗时为翰林学士,知开封府,后因不肯用新法,开罪王安石,出徙杭州,后又徙青州。郑獬撰有《郧溪集》三十卷。

②启:陈述,也有书函的意思。

③衔:藏在心里,文中是怀恨的意思。

④廷策:廷试。

⑤黜落:使之落选。

⑥发:启封公布。

⑦累:多次。

⑧怪??(xiǎn):指语词怪异艰*。??:同险。

⑨翕然:书面语,形容言论、行为一致。

⑩时体:指当时的文体、文风。

纰缪:错误。

冕旒(miǎnliú):古代皇帝的礼帽和挂于礼帽前后的玉串。

擢(zhuó):拔,提拔。

愕然:吃惊的样子。

【译文】

郑獬仗着自己小有名气而自负得很,在参加国子监考试时被定为第五名,为此他心里很不服气。在给主考官的答谢辞中,竟写出了功业如同李广,自感举世无双;文章可比杜牧,却只得个第五这样的句子。并且还说:骏马已经老了,情愿让那些劣马跑到前面去;鳌龙已经不灵了,原来是有顽石压在身上。主考官为此非常忌恨(他)。后来到了廷试的时候,那个主考官恰巧又主持考试,发狠一定要让郑獬落榜,以报复他的出言不逊。凡有试卷内容、风格与郑獬相似的,都枉遭贬斥落榜。不久到了发榜时,郑獬却以第一名及进士第。

另外,在宋嘉?年间,有个叫刘几的士人,多次在国子监考试中得第一名。他屡屡写出诡谲险怪的文句,学子们纷纷跟着仿效,一时形成了风气。欧阳修非常憎恶这种文风。恰逢由欧阳修来主持考试,于是便下决心*惩治一番,凡是写这种艰*险怪文章的考生一概不取。因此文风为之一变,这实在是欧阳修的功劳。有个举人在文章中议论道:天地轧,万物茁,圣人发。(意思是:天地初分时,万物始生长,伟人方问世。)欧阳修说:这个人一定就是那个刘几!于是戏谑地在其后续写道:秀才刺,试官刷。(意思是:你秀才的文章违背事理,我考官就把你刷掉!)还用大红笔把文章从头到尾横涂一道,称作红勒帛,批上大纰缪三个字张榜公布。后来发现这个人果然就是刘几。过了几年,欧阳修担任廷试考官,发现刘几也来参加考试。欧阳修说:清除邪恶一定要彻底,今天一定要*斥责这些个轻浮学子,以便铲除文坛祸患。发现试卷中有一个人议论道:主上收精藏明于冕旒之下。(意思是:皇上将精明强干的人都收到了礼帽之下。)欧阳修说:我已经找到刘几了!于是就把这个人刷掉了不予录取,可是这个人却是吴地一个叫萧稷的。当时廷试《尧舜*仁赋》,有考生写道:故得静而延年,独高五帝之寿;动而有勇,形为四罪之诛。(意思是:所以能得宁静就可以养生,可以比五帝还高寿;如果易冲动而莽撞,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惩罚。)欧阳修对此大加赞赏,将这个考生定为第一名。等到公布姓名时,发现这个考生叫刘辉。有认识刘辉的人告诉欧阳修:他就是刘几,改名字了。欧阳修委实吃了一惊。于是欧阳修也就有了成全刘辉名声的想法。刘辉原赋中有内积安行之德,盖禀于天的句子,欧阳修认为这当中的积字有类似于学的意思,就将它改为蕴字,没有人不称赞欧阳修精通语言、改得恰当。

王文正局量宽厚

【原文】

王文正①太尉局量②宽厚,未尝见其怒。饮食有不精洁者,但③不食而已。家人欲试其量,以少埃墨投羹④中,公唯啖⑤饭而已。问其何以不食羹,曰:我偶不喜肉。一日又墨⑥其饭,公视之曰:吾今日不喜饭,可具粥。其子弟?澧哂诠?唬衡胰馕?尤刷嗨?剑?橙獠槐ィ?蛑沃?9?唬喝瓯踩肆息崛饧负危吭唬阂唤铮?竦?冒虢锸常?浒胛?尤怂?c⑩。公曰:尽一斤可得饱乎?曰:尽一斤固当饱。曰:此后人料一斤半可也。其不发人过皆类此。尝宅门坏,主者彻屋新之,暂于廊庑下启一门以出入。公至侧门,门低,据鞍俯伏而过,都不问。门毕,复行正门,亦不问。有控马卒,岁满辞公,公问:汝控马几时?曰:五年矣。公曰:吾不省有汝。既去,复呼回曰:汝乃某人乎?于是厚赠之。乃是逐日控马,但见背,未尝视其面;因去见其背,方省也。

【注释】

①王文正:即王旦,字子明,谥文正,北宋大名莘县(今属山东)人,宋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,曾以著作佐郎参与编修《文苑英华》。宋真宗时,王旦先后知枢密院、任宰相,很受宋真宗信任。

②局量:这里指一个人的器量、度量。

③但:仅仅,只。

④羹:带汁的肉,类似于现今之红烧肉,而非肉汤。

⑤啖:吃。

⑥墨:这里用作动词,是将饭弄黑的意思。

⑦?澹?ù):同诉,告诉,这里有投诉、告状的意思。

⑧饔人:这里指负责烹调菜肴的厨人。饔:烹调菜肴。

⑨料:量,称量。

⑩?c(sōu):藏,隐藏。

去:离开。

省:明白,醒悟过来。

【译文】

王文正太尉为人宽厚有度量,从未见他发脾气。饮食有不太干净的,他也只是不吃而已。家人想试试他的度量,以少许锅灰投到肉汤中,他就只吃米饭而已。问他何以不喝汤,他说:我今天偶尔不喜欢肉。有一天,家人又在他的米饭里弄了点灰,他看到后说:我今天不想吃饭,可端上点粥来。他的子弟们曾向他诉说:厨房的肉叫厨子给私占了,肉吃不饱,请惩治厨子。王公说:你们每人一天该给的肉是多少?子弟们说:一斤。现在只能吃到半斤,另外半斤让厨子给藏起来了。王公说:给足你们一斤可以吃饱吗?子弟们说:给足一斤当然可以吃饱。王公曰:今后每人一天可以给你们一斤半。他不愿揭发别人的过失都像这例子。他宅子的大门曾坏了,管家拆除门房新修,暂时从门廊下开了一个侧门出入。王公至侧门,门太低,就在马鞍上伏下身子过去,什么都不问。大门修好了,再从正门走,他也还是什么都不问。有个牵马的兵卒,服役期满向王公辞行,王公问:你牵马多长时间了?兵卒说:五年了。王公说:我怎么不记得有你?兵卒转身离去时,王公又把他唤了回来,说:你是某某吧?于是赠送他不少财物。原来是兵卒每日牵马,王公只看见他的背,不曾看过他的脸;当兵卒离去时又看到他的背,这才省悟过来。

李士衡不重财物

【原文】

李士衡①为馆职,使高丽,一武人为副。高丽礼币赠遗②之物,士衡皆不关意,一切委于副使。时船底疏漏,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③船底,然后实以己物,以避漏湿。至海中,遇大风,船欲倾覆。舟人大恐,请尽弃所载,不尔船重,必难免。副使仓惶,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,便不暇拣择。约投及半,风息船定。既而点检所投,皆副使之物,士衡所得在船底,一无所失。

【注释】

①李士衡(9591032):字天均,秦州成纪(今甘肃天水)人。官至尚书左丞。

②币:丝织品礼物。遗(wèi):赠送。

③藉:垫。

【译文】

李士衡为馆职时,出使高丽,一武人为副使。高丽赠送给他们的礼品和其他物品,士衡都不在意,一切都让副使去管。当时船底不严密,有些渗水,做副使的人就把高丽送给士衡的丝织品垫在船底,然后把自己所得的礼品放在上面,以防备被渗水打湿。到了海上,遇到大风,船将要倾覆。驾船的人大为恐慌,请求把船上所载的物品全部弃掉,不然船太重,必难免沉船一死。副使仓皇不知所措,即取船中的财物投进海里,也来不及挑选。约投了一半,风停了,船又稳定下来。随即点检所投,发现都是副使的物品,士衡所得礼物在船底,一无所失。

贡举人群见不成班

【原文】

旧制,天下贡举人到阙,悉皆入对,数不下三千人,谓之群见。远方士皆未知朝廷仪范,班列纷错,有司不能绳勒①,见之日先设禁围于著位②之前,举人皆拜于禁围之外。盖欲限其前列也,至有更相抱持,以望黼座③者。有司患之,近岁遂止令解头④入见,然尚不减数百人。嘉?中,予忝在解头,别为一班,最在前列,目见班中唯从前一两行稍应拜起之节,自余亦终不成班缀而罢。每为?门⑤之累,常⑥言殿庭中班列不可整齐者唯有三*,谓举人、蕃人、骆驼。

【注释】

①绳勒:依例控制。

②著位:指事先安排好的举人拜见皇帝时的站位。

③黼座:皇帝的座位。代指皇帝。

④解头:亦称解元、解首,乡试的第一名。

⑤?(hé)门:?门司,掌礼仪的机构。

⑥常:通尝。

【译文】

本朝旧例,天下参加贡举的举人到京城应试,全都一起受到皇上的接见,总数不下三千人,被称为群见。边远地区的士人都不懂朝廷的礼仪规范,列班排队纷然杂乱,有关部门不能控制,于是在皇上接见的当天,先设围栏于举人的站位之前,举人都在围栏之外行拜礼。这本来是想限制前面的行列向前挤,结果导致后面的人更互相抱持,以求能看到皇上。有关部门头疼这种局面,所以近年就只让解头入见,然而仍不下数百人。嘉?年间,我有幸在解头之列,另被分到一队,站在最前列,亲眼看到班中只有前一两行稍能随着礼仪人员的赞呼行拜礼,其余还是终不能连缀成班而罢。这事常为?门司的牵累,曾说殿庭中的班列无法整齐的只有三种,这就是举人、外邦人和骆驼。

孙之翰不受砚

【原文】

孙之翰①,人尝与一砚,直三十千。孙曰:砚有何异,而如此之价也?客曰:砚以石润为贵,此石呵之则水流。孙曰:一日呵得一担水,才直三钱,买此何用?竟不受。

【注释】

①孙之翰:即孙甫(9981057)。字之翰,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官至三司度支副使。

【译文】

有人曾送孙之翰一方砚台,据说值三十千钱。孙说:这砚台有何特别之处,而值这么多钱?这人说:砚台以石料的润泽为贵,对着石料呵口气,就会有水在上面流。孙说:一日呵得一担水,才值三钱,买这玩意儿何用?竟不接受。

王荆公不受紫团参

【原文】

王荆公①病喘②,*用紫团山人参③,不可得。时薛师政④自河东还,适⑤有之,赠公数两,不受。人有劝公曰:公之疾非此*不可治,疾可忧,*不足辞。公曰:平生无紫团参,亦活到今日。竟不受。公面黧⑥黑,门人忧之,以问医。医曰:此垢污⑦,非疾也。进澡豆⑧令公?⑨面。公曰:天生黑于予,澡豆其如予何!

【注释】

①王荆公:即王安石,北宋*家、文学家,字介甫,号半山,宋神宗熙宁年间任宰相,后退居江宁,封荆国公,因此世称荆公。

②喘:哮喘。

③*用紫团山人参:这里指*方中需要用到紫团山出产的人参。

④薛师政:人名,即薛向,字师政,谥恭敏,宋元丰年间知枢密院,书称其善于经商和管理财务。

⑤适:刚巧,正巧。

⑥黧(lí):黑。

⑦垢污:即污垢。

⑧澡豆:古代用来供洗涤用的粉剂,以豆末配合其他*物制成,用来洗脸洗手,据说可以使皮肤光洁润滑。

⑨?(huì):洗脸。

【译文】

王荆公(安石)有哮喘病,用*需要紫团山人参,买不到。其时薛师政自河东还朝,正好有这*,就送给荆公几两,荆公不接受。有人劝荆公说:您的病,非这*不能治。病是可忧虑的,这点*物不值得推辞。荆公曰:平生没有紫团参,也活到今天。竟不接受。荆公脸面有些黑黄,门人忧虑,去问医生。医生说:这是污垢,不是疾病。门生送澡豆叫荆公洗脸,荆公说:天生黑于予,澡豆其如予何?

王子野喜素食

【原文】

王子野①生平不茹②荤腥,居之甚安。

【注释】

①王子野:即王质,字子野,宋代莘县(今山东莘县)人,曾任天章阁待制,知陕州。据说王质虽然家富、待客热情,但自己的生活却很简朴,以素食为乐。

②茹:吃。

【译文】

王质这个人一辈子不吃荤食,生活得十分安逸。

孔?f仁慈

【原文】

淮南孔?f①,隐居笃行②,终身不仕,美节甚高。尝有窃其园中竹,?f愍③其涉水*寒,为架一小桥渡之。推此则其爱人可知。然余闻之,庄子妻死,鼓盆而歌。妻死而不辍④鼓可也,为其死而鼓之,则不若不鼓之愈也。犹邴原⑤耕而得金,掷之墙外,不若管宁不视之俞也。

【注释】

①孔?f(mín):字宁极。据王安石《孔处士墓志铭》,孔?f隐居汝州(今河南临汝),他待人宽厚,即使对奴仆也不忍心加重语气说话,粮食、衣物、田地有多余时,就赠送给乡里人,向他借贷而不能归还的,他也不加追问。

②笃行:行为??瘛s疲褐页希?竦溃?岫ā?/p>

③愍(mǐn):同悯,哀怜,怜悯。

④辍:中止,停止。

⑤邴(bǐnɡ)原:人名,字根矩,又称邴君,东汉北海人,与华歆、管宁齐名,时称三人为一龙,以年龄排序,谓歆为龙头,宁为龙腹,原为龙尾。《世说新语》中载有三人事迹,如《德行》篇中有管宁、华歆共园中锄菜,见地有片金,管挥锄与瓦石无异,华捉而掷去之,以此认为华歆的德行不及管宁。据此,得金捉而掷之的应该是华歆,而不是邴原。但在这条笔记里,沈括将得金捉而掷之一事记在了邴原账上,不知所本为何,也许是因为事近而误吧!

【译文】

淮南的孔?f隐居汝州,为人??袢蚀龋?丈聿辉缸龉伲?诓倜篮枚?呓唷T?腥巳ネ邓?以白永锏闹褡樱??f怜悯偷竹子的人要涉水来去太冷了,就架起一座小桥让其顺利通过。由此可以推知孔?f的仁爱之心。不过我听说,庄子的妻子死了,(庄子)敲起盆子唱起歌来。妻子死了而不中止敲盆子是可以的,但如果是因为妻子死了而敲,反而不如不敲的好。就像邴原耕地时看到一块金子,捡起来以后再扔出墙外,反倒不如管宁那样看都不看的好。

造宅与卖宅

【原文】

郭进①有材略,累有战功,尝刺邢州②。今邢州城乃进所筑,其厚六丈,至今坚完。铠仗精巧,以至封贮亦有法度。进于城北治第,既成,聚族人宾客落③之,下至土木之工皆与。乃设诸工之席于东庑,群子之席于西庑。人或曰:诸子安可与工徒齿④?进指诸工曰:此造宅者。指诸子曰:此卖宅者,固宜坐造宅者下也。进死未几,果为他人所有,今资政殿学士陈彦升⑤宅,乃进旧第东南一隅也。

【注释】

①郭进(922979):宋初将领。博野(今河北蠡县)人。官至都部署。

②刺邢州:为邢州(今河北邢台)刺史。

③落:行落成典礼。

④齿:并列。

⑤陈彦升:即陈荐。字彦升,邢州人。官至资政殿学士。

【译文】

郭进有干材谋略,屡立战功,曾为邢州刺史。现在的邢州城即郭进所筑,城墙厚六丈,至今坚固完好。城中铠甲兵器精致,以至封存贮备也有制度。郭进在城北建宅第,施工结束后,聚集族人和宾客举行落成之礼,下至土工、木工都参加。于是设工人的宴席于东庑,儿子们的宴席于西庑。有人说:诸公子怎么能与工匠并列?郭进指着工人们说:这些是造宅子的人。又指着儿子们说:这些是卖宅子的人,当然应该坐在造宅子的人之下。郭进死后没多久,他的宅子果然为他人所有,现在资政殿学士陈彦升的宅子,就是郭进旧府第的东南角。

向文简拜右仆射

【原文】

真宗皇帝时,向文简①拜右仆射。麻下②日,李昌武③为翰林学士,当对④。上谓之曰:朕自即位以来,未尝除仆射。今日以命敏中,此殊命也,敏中应甚喜。对曰:臣今自早候对,亦未知宣麻,不知敏中何如。上曰:敏中门下,今日贺客必多。卿往观之,明日却对来,勿言朕意也。昌武候丞相归,乃往见。丞相方谢客,门阑⑤悄无一人。昌武与向亲近,径入见之。徐贺曰:今日闻降麻,士大夫莫不欢慰,朝野相庆。公但唯唯。又曰:自上即位,未尝除端揆⑥,此非常之命。自非勋德隆重,眷倚殊越,何以至此?公复唯唯,终未测其意。又力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劳德业之盛、礼命之重,公亦唯唯,卒无一言。既退,复使人至庖厨中,问今日有无亲戚宾客饮食宴会,亦寂无一人。明日再对,上问:昨日见敏中否?对曰:见之。敏中之意何如?乃具以所见对。上笑曰:向敏中大耐官职。(向文简拜仆射年月,未曾著于国史。熙宁中,因见《中书题名记》:天禧元年八月,敏中加右仆射。然《枢密院题名记》:天禧元年二月,王钦若加右仆射。)

【注释】

①向文简:即向敏中(9491020)。字常之,开封人。官至宰相,进右仆射。

②麻下:指宣布任命书。唐宋皇帝诏书用麻纸书写,颁诏又称降麻。任命宰相用白麻纸。

③李昌武:即李宗谔(9651013)。字昌武,饶阳(今属河北)人。官至翰林学士。

④对:入对,晋见皇帝。

⑤门阑:大门前的栅栏。

⑥端揆:指尚书省长官,即仆射。

【译文】

真宗皇帝时,向文简拜右仆射。任命书下达之日,李昌武为翰林学士,正当入对皇上。皇上对他说:朕自即位以来,未尝除授仆射之官。今天任命敏中为此官,这是不寻常的任命,敏中应该很高兴。昌武回答说:臣今天从一大早就等候入对,也不知道宣布任命诏书的事,不知敏中现在是什么情况。皇上说:敏中门下,今天祝贺的客人一定不少。您去看看,明天再来告诉我,不要说是朕的意思。昌武等丞相回府,就去见他。丞相正谢绝客人,门栏内悄无一人。昌武与向公亲近,径直入府中见他。说了会话,才慢慢祝贺说:今天听说降麻,士大夫莫不欢喜欣慰,朝野相庆。向公不表态,只是唯唯诺诺地漫应着。昌武又说:自皇上即位以来,未尝除授仆射,这是不同寻常的任命。除非功勋德望隆重,皇上眷顾依靠不同一般,又怎能有这样的任命?向公还是不置可否地漫应着,昌武到底揣摩不透他的心情。昌武又力陈前世为仆射者的勋劳德业之盛、礼遇受命之重,向公仍然唯唯不做声,最终也没有一句反映他心情的话。昌武出来以后,又让人到向公的厨房中,问今天有没有亲戚朋友的饮食宴会,也寂静无一人。第二天昌武再入对,皇上问:昨天见到敏中了吗?昌武回答说:见到了。皇上又问:敏中的心情怎样?昌武就详细地回答了他所见到的情况。皇上笑笑说:向敏中大耐官职。(向文简拜仆射的年月,未曾著录于国史。熙宁年间,有机会见到《中书题名记》载:天禧元年八月,敏中加右仆射。然而《枢密院题名记》又载:天禧元年二月,王钦若加右仆射。)

晏元献诚实不隐

【原文】

晏元献公①为童子时,张文节②荐之于朝廷,召至阙下③。适值御试进士,便令公就试。公一见试题,曰:臣十日前已作此赋,有赋草④尚在,乞别命题。上极爱其不隐。及为馆职时,天下无事,许臣寮⑤择胜燕饮⑥。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为燕集,以至市楼酒肆,往往皆供帐⑦为游息之地。公是时贫甚,不能出,独家居,与昆弟⑧讲习。一日选东宫官,忽自中⑨批除⑩晏殊。执政莫谕所因,次日进覆,上谕之曰:近闻馆阁臣寮,无不嬉游燕赏,弥日继夕。唯殊杜门,与兄弟读书。如此谨厚,正可为东宫官。公既受命,得对,上面谕除授之意,公语言质野,则曰:臣非不乐燕游者,直以贫,无可为之。臣若有钱,亦须往,但无钱不能出耳。上益嘉其诚实,知事君体,眷注日深。仁宗朝,卒至大用。

【注释】

①晏元献公:晏殊,字同叔,宋临川(今江西抚州)人,景德年间进士,庆历年间任集贤殿学士、同平章事兼枢密使,谥元献。晏殊是北宋著名词人,尤擅长小令。

②张文节:即张知白,字用晦,宋沧州清池(今河北沧州东南)人,宋仁宗时以工部尚书同平章事,谥文节。

③阙下:京城。阙:皇宫门前两边的楼。

④赋草:所作赋的草稿。

⑤臣寮(liáo):文中指群臣。寮:通僚。

⑥燕饮:举办宴会,聚在一起喝酒吃饭。燕:同宴。

⑦供帐:这里是张挂帷帐以供人举办宴会的意思。

⑧昆弟:兄弟。昆:哥哥。

⑨中:这里指禁中、皇宫内。

⑩批除:这里是(皇帝)下手谕晋升(某人官职)的意思。批:公文的一种。除:拜官授职。

谕:明白。

覆:回复,复命。

弥日继夕:整天,夜以继日。

杜门:闭门。

东宫官:辅导皇太子的官职。

质野:朴实率直,不加文饰。

直:这里用作副词,是仅仅的意思。

须:应当。

眷注:垂爱关注。

【译文】

晏元献公还是童子时,张文节就把他推荐给朝廷,召至京城。正值殿试进士,皇上便令晏公就试。晏公一见试题,就说:臣十天前已作过此赋,有赋的草稿还在,请另外命题。皇上极喜欢他的不隐瞒。等到晏公为馆职,当时天下太平,允许各部门臣僚同事选择胜地聚会宴饮。当时文馆的侍从士大夫各为宴集,以至街市楼堂酒肆,往往都供设帷帐成为游乐憩息之所。宴公是时贫困异常,不能出游,独自在家中与兄弟们讲学读书。有一天,朝廷选东宫官,忽然宫中传出皇上的批示,授晏殊为此官。执政大臣不明白其中的缘由,第二天入见皇上核实,皇上解释说:近来听说馆阁臣僚无不嬉戏游乐、宴会赏景,流连尽日又继以夜晚,只有晏殊闭门不出而与兄弟们读书。如此谨厚,正可为东宫官。晏公既受命为此职,得以入见皇上,皇上当面向他说明除授他为东宫官的用意。晏公语言质朴,就说:臣并非不喜欢宴集游乐,仅仅是因为贫困,没有游乐的条件。臣要是有钱,也会参加,只是无钱不能出门。皇上更欣赏他的诚实,认为他懂得事君的大体,眷顾关注日益深厚。到仁宗朝他终于获得重用。

石曼卿戒酒而卒

【原文】

石曼卿①喜豪饮,与布衣刘潜②为友。尝通判海州③,刘潜来访之,曼卿迎之于石闼堰④,与潜剧饮。中夜⑤酒欲竭,顾船中有醋斗余,乃倾入酒中并饮之。至明日⑥,酒醋俱尽。每与客痛饮,露发跣足⑦,着械⑧而坐,谓之囚饮。饮于木杪⑨,谓之巢饮。以稿⑩束之,引首出饮,复就束,谓之鳖饮。夜置酒空中,谓之徒饮。匿于四旁,一时入出饮,饮已复匿,谓之鬼饮。其狂纵大率如此。廨后为一庵,常卧其间,名之曰扪虱庵。未尝一日不醉。仁宗爱其才,尝对辅臣言,欲其戒酒。延年闻之,因不饮,遂成疾而卒。

【注释】

①石曼卿:即石延年(9941041年),字曼卿,宋时宋城(今河南商丘)人。据《宋史·石曼卿传》记载,石延年官至中允、秘阁校理,与欧阳修交友甚笃,喜饮酒,读书通大略,为文劲健,工#formatimgid_0#善书,有《石曼卿诗集》。

②刘潜:石曼卿的朋友,字仲方,宋时定陶人,少卓逸,有大志,好为古文,后举进士,知蓬莱县。文中称其为布衣,当指刘潜尚未为官时。

③通判海州:担任海州通判。

④石闼(tà)堰:地名。

⑤中夜:半夜时分。

⑥明日:第二天。

⑦跣(xiǎn)足:光着脚。

⑧着(zhuó)械:戴上枷锁。械:镣铐、枷锁之类的刑具。

⑨木杪(miǎo):树枝的细梢。

⑩稿:谷类植物的茎秆。

引首:文中指伸出脑袋。

夜置酒空中:此句至谓之‘鬼饮’26字,系胡道静先生据《绀珠集》卷12引补。(胡道静《新校正梦溪笔谈》第113页,中华书局1957年11月第1版。)

大率:大概,大致。

廨(xiè):古代官署的通称。

爱:这里是怜惜的意思。

【译文】

石曼卿(延年)嗜酒而喜欢豪饮,与平民刘潜为友。在曼卿为海州通判时,刘潜曾去拜访他,他到石闼堰迎接,遂与刘潜痛饮。半夜酒要喝光了,他见船中有一斗多的醋,就倒入酒中,一并饮了起来。到第二天,酒和醋都喝了个光。他每与客人痛饮,或披散着头发赤着脚,自戴枷锁而就座,称之为囚饮;或爬到树梢上喝酒,称之为巢饮;或用禾秸把身子捆起来,伸出头喝酒,喝完一杯再把头缩回去,称之为鳖饮。其狂荡放纵大都像这样子。他的官署后面有个小庙,他常常躺在那里,名之为扪虱庵。没有一日不醉。仁宗爱惜其才能,曾对辅政大臣说,希望延年戒酒。延年闻知,就不再饮酒,竟因此成疾而卒。

刘廷式不负婚约

【原文】

朝士①刘廷式②,本田家。邻舍翁甚贫,有一女,约与廷式为婚。后契阔③数年,廷式读书登科④,归乡闾⑤。访邻翁,而翁已死;女因病双瞽⑥,家极困饿。廷式使人申⑦前好,而女子之家辞以疾,仍⑧以佣耕,不敢姻士大夫。廷式坚不可:与翁有约,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?卒与成婚。闺门极雍睦⑨,其妻相携而后能行,凡生数子。廷式尝坐小谴,监司欲逐之,嘉其有美行,遂为之阔略⑩。其后廷式管干江州太平宫而妻死,哭之极哀。苏子瞻爱其义,为文以美之。

【注释】

①朝士:泛指在朝廷任职的官员。

②刘廷式:字得之,宋齐州(今山东济南)人,进士出身,曾任齐州通判,后监江州太平宫,老于庐山。

③契(qiè)阔:离合,聚散,偏指离散。

④登科:科举时代指考中进士为登科,也称登第。

⑤乡闾:犹乡里,指家乡、故乡。

⑥瞽(ɡǔ):瞎,眼睛失明。

⑦申:陈述,说明,这里是重新提起的意思。

⑧仍:依旧,仍然。

⑨雍睦:和睦。

⑩阔略:宽恕。

管干:管理。

苏子瞻:即苏轼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

【译文】

朝廷命官刘廷式本为农家子。邻居家老翁很贫穷,有一女儿,与廷式约为婚姻。后离别多年,廷式读书考中进士科,回乡里寻访邻家老人而老人已去世,其女儿也因病而双目失明,家中极为困苦饥荒。廷式托人到邻家重申以前的婚约,而女子的家人以女子的疾病推辞,且以为靠佣耕为生的人家,也不敢与士大夫通婚姻。廷式坚持不退婚,以为先前与老人有约定,怎么能因为老人去世、女儿有疾病就违背婚约呢?最终还是与她成了婚。婚后夫妻关系极为和睦,他妻子要搀扶着才能行走,生了几个孩子。廷式曾因过错而当小有贬谪,监司本欲罢其官,因赞赏他的美德行事,遂宽免了他。后来廷式管理江州太平宫而妻子去世,他哭得很哀伤。苏子瞻(轼)欣赏他的行义,曾专门撰文给以表彰。

第5篇:梦溪笔谈·象数一原文注释及翻译

【原文】

开元《大衍历法》①最为精密,历代用其朔法②。至熙宁中考之,历已后天五十余刻③,而前世历官皆不能知。《奉元历》④乃移其闰朔:熙宁十年天正⑤元用午时,新历改用子时⑥;闰十二月改为闰正月。四夷朝贡者用旧历,比来款塞⑦。众论谓气至⑧无显验可据,因此以摇新历,事下有司考定。凡立冬晷景⑨与立春之景相若者也,今二景短长不同,则知天正之气偏也;凡移五十余刻,立冬、立春之景方停⑩。以此为验,论者乃屈,元会使人亦至,历法遂定。

【注释】

①《大衍历法》:唐*元年间僧一行所制定的历法。

②朔法:指朔策之法,即推算各月平均长度并用以确定朔日(每月初一)的方法。

③刻:古代计时单位,一昼夜分为一百刻。

④《奉元历》:由提举司天监沈括主持、聘淮南人卫朴制定的历法。熙宁八年(1075)闰四月颁行,共行用了*年。

⑤天正:指冬至日的临界时分。旧时历法以此为推算起点。

⑥子时:当今24小时制的23:001:00,取中值即为0:00。

⑦比来:接连而至。款塞:本义指扣塞门,旧时中原王朝用作周边部族*及海外诸国来通好或内附的称呼。和四夷等词一样,含有蔑视的意味。

⑧气至:犹言节气。至,四至,指冬至、夏至、春分、秋分。

⑨晷景:同晷影。古代用晷(日晷)测日影,以日影的角度和长度定时刻。

⑩停:均匀。

元会:元旦日皇帝朝会群臣及外宾的典礼。

【译文】

唐开元间所制定的《大衍历法》最为精密,历代都沿用其推算朔策的方法。然而到熙宁年间考校,现行历法已落后实际天象五十余刻,而前世历官都不能推知这一误差。《奉元历》于是改动闰月和朔日的设置:熙宁十年冬至的临界时分原用午时,新历改用子时;闰十二月改为闰正月。四方各族及外域来朝觐并进贡方物的国家仍然沿用旧历,接连按以往的节庆日派遣使者通好。朝廷舆论以为节气的确定并无显著的天象验证可以依据,遂因各国遣使事怀疑和反对新历,事下有关部门考定。不过大凡立冬的晷影与立春的晷影是差不多的,如今旧历所用的这两种晷影长短不同,可知旧历冬至节气的确定有偏差;大致移动五十余刻,立冬、立春的晷影长度才能均匀。以此作为验证,持异议的人乃无话可说,而元旦朝会时各国使者也按新定的日期来到,于是新历法得以确定。

第6篇:梦溪笔谈原文及注释

内容简介:在我国北宋时代,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才、成就显著的科学家,他就是沈括——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。他精通天文、数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生物学、地理学、农学和医学;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、出*的*事家、外交家和*家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,供大家参考。

原文

元丰中,庆州界生子方虫,方为秋田之害。忽有一虫生,如土中狗蝎,其喙有钳,千万蔽地;遇子方虫,则以钳搏之,悉为两段。旬日子方皆尽,岁以大穰。其虫旧曾有之,土人谓之“傍不肯”。

翻译

宋神宗元丰年间,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,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。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,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,嘴上长有钳,成千上万,都隐蔽在土里;它们遇上子方虫,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,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。十天后,子方虫全被杀尽,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。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,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。

出处

在我国北宋时代,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才、成就显著的科学家,他就是沈括——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。他精通天文、数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生物学、地理学、农学和医学;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、出*的*事家、外交家和*家;同时,他博学善文,对方志律历、音乐、医*、卜算等无所不精。他晚年所著的《梦溪笔谈》详细记载了劳动*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,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。《梦溪笔谈》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,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。被誉为“*科学史上的坐标”。

作者

沈括(公元1031-1095年),字存中,杭州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北宋科学家、*家。仁宗嘉佑八年(1063年)进士。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。熙宁五年(1072年)提举司天监,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、差役。熙宁八年出使辽国,驳斥辽的争地要求。次年任翰林学士,权三司使,整顿陕西盐政。后知延州(今陕西延安),加强对西夏的防御。元丰五年(1082年)以宋*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,连累被贬。晚年以平生见闻,撰《梦溪笔谈》。

沈括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。他精研天文,所提倡的新历法,与今天的阳历相似。在物理学方面,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;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,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;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;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。在数学方面,他创立「隙积术」(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)、「会圆术」(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,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)。在地质学方面,他对冲积平原形成、水的侵蚀作用等,都有研究,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。医学方面,对于有效的方*,多有记录,并有多部医学著作。此外,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,如毕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、金属冶炼的方法等,皆详为记录。